充满历史底蕴的经典柚木建筑—上海静安古寺
在之前介绍经典的柚木建筑时,我们专门介绍了乌本桥、泰国柚木宫和阿勒母皇宫酒店等外国建筑,这次我们专门来说说位于上海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静安寺。
静安寺,又称静安古寺,位于上海市静安区,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二十年(247年),初名沪渎重玄寺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更名静安寺。南宋嘉定九年(1216年),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(今南京西路),早于上海建城。
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.2万平方米,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,由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,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。
古寺重建
法堂
法堂位于大殿北面,紧连大殿。柚木结构,铜瓦屋顶,共7层,高32.22米。
建筑整体
上海静安寺沿袭“宋营造法”,采用屋顶脊吻(有正吻、蹲脊兽、垂脊吻、角戗兽、套兽等)、挑檐和斗拱装饰,在此基础上结合佛教特点,用大象、法轮、莲花等具有鲜明佛教色彩的图案进行装饰。选用缅甸进口柚木为寺庙主结构用料,黄色和深灰色琉璃瓦及铜瓦覆顶,主要饰物(脊吻、塔刹等)皆贴金装饰。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,门、堂、廊结合。
山门
山门与天王殿一体,上下两层结构。花岗石料贴面,缅甸柚木木作,黄色琉璃瓦屋顶,屋脊上“正法久住”四个字正见佛陀心意。下层正中三扇柚木大门,上覆铜钉装饰,门洞一围石刻佛手、莲花、八吉祥等图案。正门石刻对联“愿祈佛手双垂下”、“摩得人心一样平”,山门左右两侧各饰一只万年青石雕刻法轮。二层回廊汉白玉围栏,内为柚木。
钟楼
二层悬挂和平钟,钟高3.3米,口径2.1米,重7.3吨,用青铜浇铸而成,钟声浑厚,尾音绵长。下层恢复“静安八景”之一“涌泉”,人称“天下第六泉”,与新打的156米深井地下泉水相溶,涌泉观赏井深6米,井口为六边形,用整块金山石加工制成,整个涌泉井用666块花岗石砌成,一块井底石重达6000斤。使涌泉井既...
梵幢
梵幢位于寺院东南角,与静安佛塔相呼应。采用河北省义县的整块花岗岩石雕刻而成,长18米,直径2.1米,重160吨……
静安八景
赤乌碑
相传在吴赤吴年间创建沪渎重元寺时,曾勒碑记其事,故名赤乌碑。南宋寺僧仲依迁寺时末及迁徒,遂为江水所淹没。另有记载说此碑在宋时尚存,但字迹漫漶不可识,只有赤马字样尚可辨认,故名...
陈朝桧
相传系陈后主祯明(587~589)中所植,在沪渎重元寺的殿墀左右。唐代陆龟蒙、皮日休写有重元双桧诗。宋政和(1111~1117)间,媚臣朱勔绘图进呈,有旨遣中使取之。时中使欲...
虾子潭
原在静安寺前。相传宋代寺僧智俨。曾向渔者赊虾一斗啖之,后渔者索钱,乃吐虾子于潭,虾仍活,但已少芒,自后潭中遂产无芒虾,因名虾子潭。从此开始,人称智俨为虾子和尚,静安寺亦被称作...
讲经台
相传在宋嘉定中,寺僧仲依将静安寺迁到沸井浜后,即筑士台,作为聚众讲经之用。据说仲依示寂后。曾塔其骨于台旁。
沪渎垒
在寺旁。相传东晋虞潭为防海寇。曾于成帝(326~342)时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。隆安四年(400)。将军袁山松复加以修葺,以御孙恩。后世称为沪渎垒。
涌泉
在静安寺前。因泉水昼夜沸腾,又称沸井,或称海眼。后人曾在四周围以石栏,建亭其上,取名应天涌泉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又重彻石栏,加以保护,华亭胡公寿题为“天下第六泉”。
芦子渡
在沪读垒旁。相传该地旧有东西芦子二城,渡淞江者,必由此取道,故名芦子渡。
绿云洞
系元代静安寺住持寿宁栖息之所。当时外植桧竹桐柏,层阴叠翠,袭人衣秧。有赵孟覜题额。杨维祯作志。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展会邀请——宇力木业诚邀您参观2024年北京.中国国际门业展览会
- 寺庙用缅柚大柱出货,品质完美!
- 儿童节看展,欢迎莅临宇力木业展位
- 四合院缅柚大圆柱紧张生产中~
- 四合院柚木大圆柱紧张生产中
- 四个货柜原木出口到浪漫的欧洲~
- 宇力木业2018中国建博会-广州站参展图集
- 热烈欢迎家居定制协会的朋友们来我司进行参观指导
- 柚木板材业务正式上线,欢迎广大朋友到厂里参观挑选!
- 节后第一展,宇力已备足原材欢迎来厂参观挑选!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